Tuesday, January 25, 2022

别被媒体误导!大学唸什麽科系,比你想的重要太多了

 

“大学念什麽科系,到底重不重要”是个有趣的问题。

高中生最常听到的是“大学念什麽很重要”,但大学生最常听到的却是“大学念什麽不重要”。出社会后,毕业生们总会抱怨企业,嘴裡说能力大于学历,但还却总爱用“大学念什麽”当作录取门槛;工作一段时间之后,职场新鲜人纷纷思索自己真正想走的道路,却又担心若想尝试的道路与大学所学不符,容易惨遭滑铁卢。以上这些现象似乎都是“大学念什麽重不重要”的回答,却又无法完美地归纳出“是”或者“否”这样的单一结论。因此,很显然地这些问题并非如此单纯。
 




近五年来,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一面倒地告诉社会新鲜人:大学念什麽不重要。
这几乎成为某种显学,如同社会正义、经济转型,在像我这样30岁出头的年纪,是个没人能反驳、理所当然的答案。是的,工作之后我们会发现,除了少数需要大学学历或相关学分才能应考的证照与相对应的职业,例如医师、心理师与建筑师等,绝大多数的工作跟大学中传授的课程相关性并不高。除了少数进入门槛高的职业外,多数职业都不是只开放一扇窄门给本科系大学生。转换跑道的确并不这麽困难,只是得花去更多时间与精神。



事实上也的确有许多能力出众的人,近乎无痕无缝地转换领域,例如我的管院同学们,有人转向法律发展、有人跑去当工程师,更有人在拍电影。这些往往是媒体最爱阐述的生命故事:毅然决然放弃既有的平顺道路,努力往自己的梦想前进,多麽让人感动。但这些激励人心的故事并非社会常态,而是特例;反过来说,如果这类生命经验稀鬆平常,也就没有任何吸引人的新闻亮点可言了。因此,“大学念什麽不重要”之所以成为主流,一方面是基于科系与职业契合度其实并不高,另一方面则是大家总想抱持著“只要有勇气改变,生命总有不同可能性”的希望。



然而,大学并非单纯只是职业训练所,大学教育具有更深层的意义。我一位大学同学在毕业时说过一段相当深刻的话:“高三毕业的时候,同学之间的样貌跟想法都没有太大差异,多数人也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、适合什麽。考试筛选后,谁上什麽学院科系可能只是相差一、两分造成的结果。这一、两分原本不具有什麽区辨性,但是大学四年后,相同学院的人就会有相契的价值观、相近的逻辑、相同的气质。这时候办高中同学会,相同学院的人也会很自然地聚在一起,聊著彼此感兴趣的话题。”


这个现象有两种可能的历程:1.高中生基于各自不同的特质和兴趣选择了不同学院科系,大学教育则强化了这些差异。2.高中生处在价值观不稳定同时资讯又不充足的状态,选择科系几乎是跟著分数落点的随机分配;因此,大学教育带来的差异是一种学生自我预言实现的结果。我相信两种历程必然同时存在,但真正完全清楚、甚至只是粗略理解到自己想要什麽的高中生毕竟是少数,选科系更接近一种跟著入学考试分数变化的结果。因此,后者可能比前者更贴近多数人的生命经验。那麽,大学教育到底如何把近乎一张白纸的高中毕业生形塑成某种样子呢?
 



首先,所有学院及科系都有其对世界的假设、核心的价值观以及诉求的目标。例如医学系可能极其强调精准确实的执行能力,但又要能随时承受高度不确定性;理工学院虽然都强调严谨的假设与细腻的推论过程,但理学院更偏向理论、工学院则偏向应用;社会科学院可能强调各种现象之间的关係,并试图建立理论或模型解释之,甚至主动的控制现象;管理学院则强调现象的难以预测性,更重视如何安妥地适应环境。各学院,甚至各科系中的所有课程设计必须紧扣某种一致性极高的逻辑安排,在每周平均20学分,又有4、5位教授不断传道授业、潜移默化的情况下,要不沾染上各学系的色彩,反而是相当困难的事情。

其次,即使你再怎麽打混、再怎麽翘课,使得教授与课程设计都无法发挥作用,但同侪们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。我们模仿同侪的行为,同时也複制同侪的外貌──而这些外表上的特质,也往往与各科系相对应的价值观相契合。于是乎,经常跑研究室的理学院学生往往不修边幅,想找份好工作的商学院学生则相对重视穿著。此外,当同学们都汲汲营营于准备国考、参与社运、进入实验室或者写履历找实习的时候,又有几人能不随波逐流?即使稍有怀疑,很快地也能适应这一切。起初是从众(conformity),尔后是合理化(rationalization),两个效应反覆强化安全感、自尊与价值观,这条道路似乎也就越走越理所当然。


最后,则是社会期待。除了教授与同学这些相同领域的前辈与同侪之外,家人、朋友以及所有可能产生影响的其他毫不相关的人,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。我们可能会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找医学系的学生给点意见、可能会找设计系的学生帮自己挑选部落格的配色、可能会希望金融系的学生告诉自己如何投资──我们会期待这些学生,拥有与其科系相对应的职业职能,即使他们可能也只修过几门课。相对的,我们似乎也不是那麽能接受一个完全不看电影的电影系学生、一个讨厌动物的兽医系学生、一个不读文学作品的中文系学生。我们期待这些学生“必须”拥有某些能力或者特质,不具有这些能力或者特质的学生将会承受一定程度的社会压力。

 



教育的本质是“改变”,不论是从无到有或者从普通到卓越,人一旦进入某种教育体系就必然会有所改变。如果把大学当作是职业训练所,那麽大学念什麽的确并不重要,热情加上努力可以让人往自己想发展的方向擢升。但大学同时也是造就价值观与逻辑的知识殿堂,其影响太过深厚幽微,以至于多数人身在其中却未能察觉其影响──而这种影响往往非常惊人。换言之,对于少数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麽的人而言,大学念什麽的确不重要;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,大学念什麽,比我们想像中来得重要太多。

一个人的价值观与思想模式经过大学四年揉塑定型之后,未来就很难再有大幅度的转变。即使我们未来认为我们选择了“自己想走的路”,但那最深层的“自我”真的是最初没有受到大学教育的“自我”吗?当然不可能。我们自然也无须执著于此,因为每一段生命经验都对自我产生影响,自我(ego)就是原始的本我(id)与各种重要生命经验交互作用后的结果。即使你念了法学院最终却投向摄影怀抱,灵魂中总会有个法律人在各种情境下影响你的决策,甚至是摄影风格──你可能把法学的严谨逻辑、明确结构变成一种艺术的灵感与能量。所有我看过的转换跑道的人都大抵如此。如果你有心转换跑道,请把过去累积的能量转化成新的动力,别跟自我对抗。




因此,当你下次读到任何企图想告诉你“大学念什麽不重要”的文章而感到心情愉悦时,可能得仔细思考这样的说法到底是言之有物,或者只是单纯的安慰剂。谁说大学念什麽不重要?

 

来源:撰文者:Sean Huang
一个分析师的阅读时间 2013.08.13

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

其他文章